南宁大桥!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什么时候建大桥

频道:好孕百科 日期: 浏览:320

1、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什么时候建大桥

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2019年建大桥。长塘镇邕江南北两岸交通主要通过村道长塘—长塘火车站四级公路上的长塘渡口进行连接,建设长塘大桥有利于改善长塘镇交通条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长塘大桥跨越邕江,位于西江黄金水道上,按自治区要求,该段航道上建设的桥梁必须按照一级航道能力进行设计,桥梁设计标准高,建设投资大(预计2亿元以上)。

南宁大桥!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什么时候建大桥

2、南宁市邕江有多少座桥?

邕江穿城而过,串起市区内17座跨江大桥,桥下江水柔和,桥上络绎于途,是独属绿城的往来纵横。

1.1964年建成 邕江大桥 (一桥) 全长394.6米

2.1988年建成 中兴大桥 全长945米

3.1995年建成 白沙大桥 全长1402.152米

4.1996年建成 蒲庙大桥 全长458.4米

5.1997年建成 清川大桥 全长920.5米

6.2004年建成 永和大桥 全长1402.152米

7.2007年建成 葫芦鼎大桥 全长1930米

8.2008年建成 北大桥 全长1614.96米

9.2008年建成 桃源桥 全长899米

10.2008年建成 龙岗大桥 全长1190米

11.2009年建成 南宁大桥 全长1314.773米

12.2013年建成 凌铁大桥 全长2011.13米

13.2014年建成 五象大桥 全长1320米

14.2014年建成 英华大桥 全长1017千米

15.2015年建成 罗文大桥 全长1408.52米

16.2016年建成 良庆大桥 全长3119米

17.2017年建成 青山大桥 全长1800米

南宁大桥!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什么时候建大桥

3、南宁大桥介绍?

南宁大桥全桥总长1314.773米,其中主桥长734.502米,两岸引道580.271米,最大跨度300米,桥面及路 基宽度均为35米。南宁大桥长度1314米寓意一生一世,体现林同炎先生对桥梁设计建设的永爱之情。采用美籍华人林同炎先生生前的概念设计,结构独特、造型优美,是世界首座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设计定位为南宁市的标志性建筑。

曲线桥梁

位于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西侧的世界上首座大跨径斜吊拱曲线桥梁-南宁大桥,是南宁市“136”重点工程之一,既是南宁实施“重点向南,加快五象新区建设,再造一个新南宁”战略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推进北部湾建设,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简介

南宁大桥位于南宁市城区东南,南接良庆区五象新区,是南宁市东南地区进入市区和快速环道的主要通道。南宁大桥路线设计总长1314.773米,桥梁总长734.502米,设置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50公里/时,现已建成,成为南宁市标志性建筑。

桥梁设计者

一代桥梁大师、美国柏克莱加大终身教授林同炎,在其艾尔赛利度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令华裔社区以至整个工程界都因为他的离去而感到惋惜。据美国世界新闻网报道,有“预应力混凝土先生”美誉的林同炎创立的“预应力混凝土”理论,开创了世界工程建筑新的里程碑,他是国际建筑界公认的同时代最伟大的结构工程师之一,他的作品遍布全世界,从美国旧金山的玛斯孔尼会议中心到中国台湾的关渡大桥,以及世界最大的莫斯科地下展览厅,林同炎的杰作为世界增添了无尽的丰富色彩。

林同炎1912年生于福建福州市,19岁时从唐山交通大学毕业,21岁时获柏克莱加大硕士学位,1933至1946年,林同炎曾担任中国成渝铁路桥梁课长、滇缅铁路设计课长、工信公司总工程师以及台湾糖业铁路处长等职。

1946年至1976年,林同炎担任柏克莱加大教授、结构工程系主任、结构工程实验室主任,也曾任学校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他的“预应力混凝土理论”即是在柏克莱校园创立的。

林同炎1954年创办林同炎工程事务所,60年代末期改名为林同炎国际公司,并于1992年创办林同炎中国公司。

2 0世纪冷战中期,长期秉持世界和平理念的林同炎设计了从阿拉斯加至西伯利亚的白令海峡大桥――“世界和平桥”,表达他对改善美苏关系的强烈愿望。对于林同炎来说,桥梁不仅是连接两块有形土地的实体,也是连接两个文化和政治的象征。

林同炎生前得奖无数,最高奖项是美国科技界最高荣誉“国家科学奖”,1986年由里根总统亲自颁发,林同炎趁颁奖机会,向里根呈上16页的白令海峡世界和平桥设计方案,劝他打消战争念头,成为当时轰动国际的新闻。

建设意义

南宁大桥建成后,不仅成为南宁东南地区进入市区和快速环道的主要通道,也是南宁市标志性建筑。它位于旅游风景区青秀山与体现生态园林特色的荔园山庄交汇处,北起青山路延长线,南接良庆区的蟠龙新区,辖接良庆区的五象新区与邕宁区的龙岗新区,是南宁经济新高速[1] 发展的连接点。南宁大桥在结构设计上,为世界首座大跨度非对称肋拱桥,南北两岸均为半苜蓿叶形立交,桥身两边圆曲状的拱形,以不同的倾角向外倾斜,各用10根拉索相连,远看像两个对接的竖琴横跨邕江两岸。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